这个IP为什么能火三百年?

要说中国文学史上最会讲故事的"顶流",蒲松龄和他的聊斋志异绝对榜上有名。但你可能不知道,在互联网时代,有个叫聊斋艳潭的改编系列,正在短视频平台疯狂收割点击量。某平台数据显示,相关话题播放量已突破5亿次,评论区经常出现"小时候偷看录像带"的集体回忆。

从书斋到录像厅的奇幻漂流

1987年香港导演李翰祥把聊斋艳谭搬上银幕时(注意是"谭"非"潭"),可能没想到这个擦边球IP能衍生出十余部续作。我们整理了这个系列的发展轨迹:

年份作品关键变化
1987《聊斋艳谭》首次加入情色元素
1991《五通神》引入道教元素
1996《灯草和尚》启用日本演员

键盘侠大战老司机

打开任何一部聊斋艳潭的弹幕,都能看到两种声音在打架:

当聊斋艳潭遇上现代观众:一场跨越百年的“流量争夺战”  第1张

  • 情怀党:"这才是8090后的性启蒙老师"
  • 批判派:"物化女性的糟粕该进博物馆"

有趣的是,某大学研究显示,该系列在女性观众中的留存率比男性高出23%。一位受访的90后女生说:"那些狐妖明明都是大女主,主动选择书生还不用负责,比现在某些偶像剧带感多了。"

流量密码的现代变形记

现在的影视创作者显然get到了聊斋艳潭的精髓:

  • 抖音短剧《狐妖的直播间》3天破百万赞
  • B站UP主用AI复活"聂小倩"跳女团舞
  • 某国风游戏靠"青丘异闻录"资料片逆袭畅销榜

但争议也随之而来。去年某平台下架的《阴阳判官》,就因为把聊斋故事改成"霸道阎王爱上我"被举报。这让人想起1998年香港电检处曾给《玉女聊斋》开出最高级别限制——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。

我们到底在怀念什么?

当你在深夜刷到聊斋艳潭的二创视频,手指停顿的3秒钟里,可能不只是因为猎奇。那些模糊的VCD画质中,藏着我们对志怪美学的原始冲动,对禁忌话题的隐秘好奇,还有对那个敢让书生被妖精扑倒的狂野年代的莫名怀念。

参考资料

1. 香港电影资料馆《分级制度演变史》
2. 2023年度网络文学IP改编报告(某数据平台内部资料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