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大屏旗舰遇上欧美市场
作为苹果最后一代顶着“MAX”后缀的机型,IPHONEXSMAX在欧美市场的热度一直很微妙。有人觉得6.5英寸OLED屏在2023年依然能打,也有人吐槽A12芯片跟新款差距明显。我们找来20位欧美真实用户,从日常使用到极限测试,看看这款“过气旗舰”到底还能不能扛住现代用机需求。
性能实测:A12芯片还能饭否?
先说结论:日常使用完全够用,但别指望游戏开高帧。在纽约地铁实测中,IPHONEXSMAX运行Instagram、Spotify等主流应用依旧流畅,不过同时开启5个应用后会出现2-3秒的卡顿。Geekbench5单核1113分、多核2876分的成绩,放在安卓阵营约等于骁龙778G水平。
伦敦游戏玩家反馈,玩《原神》中画质30帧勉强能跑,但15分钟后机身温度就飙到42℃。有意思的是,很多欧美用户把这款手机当备用机,看中的就是LCD永不为奴党最后的倔强——虽然XSMAX其实是OLED屏,但它的色彩调校确实比新款更柔和。
这块屏幕至今仍是杀手锏
2688×1242分辨率放在今天依旧能打,柏林设计师特别提到:“修图时能明显看到XSMAX比SE3多出更多细节层次”。实测阳光下最高625尼特的亮度确实有点吃力,但巴黎用户表示在地中海阳光下刷推特点赞毫无压力。要注意的是,欧美市场流通的版本普遍使用Intel基带,信号强度比国行版弱8%左右。
相机玄学与真实体验
别看是双摄系统,IPHONEXSMAX在光影处理上依然有独特味道。洛杉矶摄影师做了组对比:拍摄落日场景时,新款14Pro的HDR反而把云层细节抹平了,XSMAX却保留了更多明暗过渡。但到了夜间模式,1/3秒的曝光时长明显不够,阿姆斯特丹的夜拍样张噪点比想象中多。
视频拍摄方面有个冷知识:它支持4K60帧的同时还能开启立体声收音,这点连部分2022年安卓旗舰都没做到。罗马Vlogger实测边走边拍,光学防抖效果比想象中稳,不过收音会收到明显的风声。
续航真相与充电焦虑
3174mAh电池在5G时代确实捉襟见肘,但欧美用户的使用习惯救了它一命。芝加哥上班族的实测数据:关闭5G(本来也不支持)、亮度自动,刷TikTok每小时耗电14%,比新款iPhone少3%——A12的功耗控制立功了。不过标配的5W充电头是真折磨人,马德里用户吐槽:“用它充电时我都感觉自己穿越回了2010年”。
二手市场的真香定律
目前欧美二手平台行情很有意思:256GB版本普遍在280-350美元区间,比同存储的iPhone11还便宜20%。慕尼黑数码店主透露,很多学生党专门来找这款:“花三分之一价钱就能体验iOS生态,LCD屏看着还不累眼”。不过要小心扩容机和改屏机,特别是东欧流出的部分货源存在屏幕老化问题。
现在还值得入手吗?
如果你想要:顶级LCD观感(误)、舒适的握持弧度、可越狱的系统,IPHONEXSMAX确实有独特价值。但作为主力机的话,信号问题和续航短板需要重点考虑。建议欧美用户优先考虑支持毫米波的版本,并且务必搭配18W以上PD快充头——别让充电速度拖了后腿。
说到底,这款2018年的旗舰就像精酿啤酒,喜欢的会沉迷于它的细腻风味,嫌弃的则觉得不如新款的“工业拉格”来得痛快。在性能过剩的今天,或许我们真该重新思考:手机体验,真的只看跑分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