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霓虹灯下的生存法则
深夜的街道总有些地方亮着粉紫色灯光,国产红灯区一区二区三区的招牌在潮湿空气里忽明忽暗。外卖骑手老王把电动车停在巷口,边啃冷掉的煎饼边说:“这条街白天是五金店天下,晚上就换场子。”路过的代驾司机插了句:“李宗盛那首《山丘》在对面KTV点唱率前三,唱到‘越过山丘’时包间都在晃。”
这些挂着红色灯箱的店铺,白天卷帘门紧闭,入夜后却成了城市毛细血管里流动的暗红色血液。50岁的按摩店老板娘阿芳涂着艳丽口红:“我们这行现在都注册成养生会所,去年消防检查改了三回逃生通道。”说话时她手里还攥着李宗盛演唱会的二手门票——680元价位的位置,够交半个月店铺租金。
二、李宗盛歌词里的烟火人间
在隔音不太好的出租屋里,23岁的洗头妹小美用蓝牙音箱循环播放《漂洋过海来看你》。“李宗盛写‘言语从来没能将我的情意表达千万分之一’,这不就是我和老家男友的状态?”她边说边往指甲上贴水钻,今晚要给常来的建筑公司老板做398元套餐。
街角便利店夜间值班员发现个有趣现象:国产红灯区一区二区三区的顾客买得最多的是口香糖和湿巾,而店铺员工常购物品是金嗓子喉宝和暖宝宝。收银台旁的李宗盛《理性与感性》专辑封面已褪色,却总有人结账时跟着哼两句《当爱已成往事》。
三、折叠空间中的昼与夜
城市规划局的张科长拿着咖啡杯站在办公室窗前,楼下正是那片暧昧的红色街区。“这些场所就像城市新陈代谢系统,我们整治过八次,每次换个形态又冒出来。”他苦笑着翻开文件,某次扫黄行动登记册上赫然写着查获李宗盛盗版CD47张。
凌晨三点的包子铺开始蒸第一笼鲜肉包,下夜班的姑娘们裹着羽绒服排队。穿皮衣的出租车司机老陈摇下车窗:“她们讨论李宗盛演唱会的劲头,比讨论新来的片区民警还热烈。”蒸笼掀开的雾气里,有人手机外放着《给自己的歌》,混着扫码支付的提示音。
四、红蓝灯光交织的平行世界
派出所民警大刘巡逻时总带着记事本,最新记录显示:国产红灯区一区二区三区本月纠纷报警量下降30%,但消费纠纷增多。“现在都手机支付,姑娘们会拿着转账记录来报案说客人赖账。”他指了指调解室墙上的钟,“上次调解时放李宗盛当背景音乐,双方居然聊着聊着开始合唱《凡人歌》。”
巷尾算命摊的瞎子老周摸着铜钱突然开口:“二十年前这条街放《舞女泪》,现在满街都是李宗盛。”他布满老茧的手指在《鬼迷心窍》的歌词上摩挲,“这些歌比罗盘准,唱的都是红尘里打滚的命数。”远处KTV传来走调的《最近比较烦》,惊飞了电线上的夜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