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场雨,让云有了形状

春分刚过第三天,合肥的天空突然被揉皱。原本蓬松的云层像被谁泼了墨,低低压在龙根巷的青瓦上。菜市口卖早点的王姨蹲在门槛边择菜,抬头嘟囔着:“这云怕是憋着场交情雨。”话音未落,细密的雨丝就斜斜地切进来,在巷子口的梧桐叶上敲出轻快的鼓点。

巷子里的时间胶囊

龙根巷的春天总带着点旧时光的滤镜。雨水顺着民国时期的老砖墙蜿蜒而下,在墙根处汇成闪着银光的小溪。七十岁的裁缝张伯坐在吱呀作响的藤椅上,手里的铁皮喷壶给门前的月季浇水:“这雨可比自来水养花,你闻闻,土腥味里裹着青草香。”他身后木门框上褪色的春联,还留着去年“花开富贵”的字样。

菜市交响曲

雨幕中的龙根巷菜市反而更热闹了。水产摊的老周把塑料布扯成波浪形,底下草鱼在红盆里甩尾,溅起的水花混着雨滴。穿碎花罩衣的老板娘麻利地包好荠菜馄饨,蒸汽混着雨雾模糊了玻璃窗。“春雨贵如油嘛!”她笑着把塑料袋打了个结,葱绿色的围裙角还在往下滴水。

老树新枝

巷尾那棵三人合抱的梧桐树是街坊们的晴雨表。树皮上深深浅浅的裂纹里爬满青苔,枝桠间却爆出鹅黄的新芽。放学归来的孩子们把书包顶在头上,踩着水洼从树下跑过,惊起几只避雨的麻雀。树根处不知谁摆了把竹椅,湿漉漉的椅面上落着几片去年的枯叶,倒像幅未干的水彩画。

那天的云,交织着雨:合肥龙根巷的春天叙事  第1张

伞花开在石板路

下午四点的雨幕里忽然绽开朵朵伞花。蓝白条纹的校服群从巷口涌进来,中学生们的运动鞋踩在光绪年间的石板上,溅起带着历史回声的水花。文具店老板探出身子招呼:“新到的印花笔记本!”话音落在雨里,激起一阵带着笑意的喧哗。

炊烟与霓虹的交接

暮色降临时,雨突然收了势。各家各户的灯光从木格窗里渗出来,在湿漉漉的石板路上流淌。街角新开的咖啡馆亮起暖黄色灯牌,隔壁粮油店的红灯笼还在滴水。穿堂风掠过巷子,裹着糖炒栗子的焦香和现磨咖啡的醇苦,在龙根巷的春天里写下新的注脚。

后记:春天的备忘录

第二天清晨,龙根巷的墙根处冒出几簇野蘑菇。王姨的蒸笼照例腾起白雾,张伯的月季挂着水珠。只有梧桐树下那滩积水还映着天空——云散了,但每个倒影里都藏着场未完的春雨故事。